dcsimg

台灣乳白蟻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Disambig gray.svg家白蚁」重定向至此。關於其他同屬白蟻,詳見「家白蟻屬」。
二名法 Coptotermes formosanus
Shiraki, 1909

台灣乳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)又稱家白蟻台灣家白蟻,是一種原產於台灣(也是此生物的名稱來源)以及日本中國東部白蟻。台灣乳白蟻的破壞能力相當強,又稱為「超級白蟻」,這種白蟻會建立大群體,並快速消耗木頭。一個台灣乳白蟻群體中可能含有數百萬隻個體,而其他白蟻則只有數十萬隻。

台灣乳白蟻大約在1600年代擴散到日本,並於1800年代後期到達夏威夷。在1950年代,南非與斯里蘭卡皆有報告此物種的存在。1960年代以後,則出現在美國德州路易斯安那南卡羅來納。1980年,佛羅里達也發現了台灣乳白蟻,因而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

台灣乳白蟻的社會體系當中,有蟻王、蟻后、工蟻及兵蟻四種不同的角色。

台灣乳白蟻的紛飛期一般來說大約是四月到七月,通常是在相對濕度比較高的黃昏至夜間開始紛飛,生殖蟻在台灣又被俗稱「大水蟻」,身上還具有翅膀的時候牠們跟一般飛行性昆蟲一樣具有驅光性,交配、翅膀脫落之後會轉變成為負驅光性,就是找洞鑽,而鑽進去的地方只要有適當的溫度、充分的食物跟水源就會開始築巢。

一個巢穴形成之後,首先會先繁殖大量的工蟻,其次才是兵蟻。 這些工蟻及兵蟻沒有性別也不具繁殖能力,所以如果住家裡面有白蟻不斷地在產生的時候,其實從木頭被帶過來的機率微乎其微。而蟻后產生出生殖蟻的時間大約都在巢穴落成之後五年以上。

  •  src=

    繁殖型蟻(飛蟻

  •  src=

    蟻后

  •  src=

    兵蟻

  •  src=

    工蟻

外部連結

 title=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

台灣乳白蟻: Brief Summary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
台灣乳白蟻(Coptotermes formosanus)又稱家白蟻或台灣家白蟻,是一種原產於台灣(也是此生物的名稱來源)以及日本中國東部白蟻。台灣乳白蟻的破壞能力相當強,又稱為「超級白蟻」,這種白蟻會建立大群體,並快速消耗木頭。一個台灣乳白蟻群體中可能含有數百萬隻個體,而其他白蟻則只有數十萬隻。

台灣乳白蟻大約在1600年代擴散到日本,並於1800年代後期到達夏威夷。在1950年代,南非與斯里蘭卡皆有報告此物種的存在。1960年代以後,則出現在美國德州路易斯安那南卡羅來納。1980年,佛羅里達也發現了台灣乳白蟻,因而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

台灣乳白蟻的社會體系當中,有蟻王、蟻后、工蟻及兵蟻四種不同的角色。

台灣乳白蟻的紛飛期一般來說大約是四月到七月,通常是在相對濕度比較高的黃昏至夜間開始紛飛,生殖蟻在台灣又被俗稱「大水蟻」,身上還具有翅膀的時候牠們跟一般飛行性昆蟲一樣具有驅光性,交配、翅膀脫落之後會轉變成為負驅光性,就是找洞鑽,而鑽進去的地方只要有適當的溫度、充分的食物跟水源就會開始築巢。

一個巢穴形成之後,首先會先繁殖大量的工蟻,其次才是兵蟻。 這些工蟻及兵蟻沒有性別也不具繁殖能力,所以如果住家裡面有白蟻不斷地在產生的時候,其實從木頭被帶過來的機率微乎其微。而蟻后產生出生殖蟻的時間大約都在巢穴落成之後五年以上。

 src=

繁殖型蟻(飛蟻

 src=

蟻后

 src=

兵蟻

 src=

工蟻
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