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simg

赤麻鸭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二名法 Tadorna ferruginea
(Pallas, 1764)

赤麻鸭学名Tadorna ferruginea),又名渎凫黃麻鴨黄凫,俗稱红雁黃鴨

生态环境

 src=
一隻生活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赤麻鴨
 src=
Tadorna ferruginea

赤麻鸭的生境多样,从世界屋脊的高原湖泊到平原地区的湿地沼泽都能看到它们,山区小溪、开阔的水塘、海边沙滩甚至靠近绿洲的戈壁滩都是赤麻鸭的活动范围。

分布地域

繁殖于欧洲东南部、亚洲中部、蒙古非洲西北部以及中国东北内蒙古、西部省份如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;越冬于日本南部、朝鲜半岛、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非洲尼罗河流域,中国的华北长江流域省份,偶见于台湾岛内。

特征

麻鸭属的鸟类体形介于河鸭属雁属之间,體長58至70厘米(23至28英寸),翼展110至135厘米(43至53英寸)。赤麻鸭无论雄雌通体橘黄色,头部的颜色较淡,逐渐过渡到近白色,雄性赤麻鸭在繁殖季节颈部会出现一条黑色的狭窄颈环,但趟它不用力伸长颈部,这个黑环常常隐藏在黄色的羽毛间而无法观察到;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,初级飞羽也是黑色,在身体其他部分橘黄色的衬托下黑色的后部非常明显;次级飞羽端部为带有金属光泽的墨绿色,形成明显的绿色翼镜,这种墨绿色的翼镜非常独特是赤麻鸭所特有的;翼上覆羽白色,飞行时两翅白黄绿相间非常醒目。本物种虹膜褐色,和脚均为黑色。

食物

赤麻鸭为杂食性鸟类,食物包括谷物、水生植物、昆虫、虾蟹、软体动物、小鱼等。

繁殖与保护

赤麻鸭最高的繁殖记录在海拔5700米的青藏高原,据考查,它们每年4-5月开始交配,交配前有一系列仪式,交配在水上进行;筑巢在湖岸、岛屿的土洞岩隙或树洞中,有时他们还利用狐狸、旱獭等动物废弃的洞穴筑巢,每巢产卵6-10枚,早成雏,雏鸟孵化后亲鸟有背负雏鸟飞行的行为,这是其它雁形目鸟类不曾有的;幼鸟一年性成熟。

赤麻鸭虽在IUCN 3.1中被列入无危名单,但依然受到捕猎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,中医认为赤麻鸭去羽毛及内脏、肉鲜用或焙干用,有补中益气、补肾壮阳、祛风除湿、解毒的功效;另外本物种体形较大肉质鲜美,常被作为野味而偷猎。目前本物种野外数量正在呈减少的趋势。

参考文献

 src=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:赤麻鸭  src=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:赤麻鸭
 title=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

赤麻鸭: Brief Summary ( Chinese )

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

赤麻鸭(学名:Tadorna ferruginea),又名渎凫、黃麻鴨或黄凫,俗稱红雁或黃鴨。

license
cc-by-sa-3.0
copyright
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