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廣泛分布於世界各溫熱帶海域。台灣各地皆產。
分布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域,由日本、台灣、大陸沿海至香港附近之南中國海等海域。台灣各地均產。
利用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產量甚大,是極重要的經濟漁獲,全世界年產量超過500,000公噸。主要漁法為底拖網、巾著網及定置網等。盛漁期在春夏間,也是北部沿岸季節性重要之海釣魚種。肉質佳,體型大者常分段出售,油炸或醃食,甚或作生魚片均可。
利用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主要漁法為底拖網、巾著網及一支釣等。盛漁期在春夏間,也是北部沿岸季節性重要之海釣魚種。肉質佳,但體型較小,以油炸或煎食為宜。
描述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體甚延長,側扁,呈帶狀;尾略長,向後漸變細,末端成細長鞭狀,尾柄與肛前長的比例達40%左右。頭窄長,頭背面斜直或略突起,前端尖銳,吻尖長;左右額骨分開。眼中大;虹彩白色。口大,平直;下頜長於上頜;齒發達銳利,側扁而尖,排列稀疏,上頜前端具倒鉤狀大犬齒2對;下頜倒鉤狀多於尖形齒。鱗退化;側線在胸鰭上方顯著向下彎,而後沿腹緣至尾端。背鰭起始於後頭部延伸至尾端,具III棘,共130-141軟條,肛門前背鰭數38-42;臀鰭完全退化,起始於背鰭第43-45軟條之下方,棘狀化,但通常埋於皮下;胸鰭短,末端可達側線上方;無尾鰭與腹鰭。體銀白色;背鰭及胸鰭淡白而呈透明狀,具不顯著之黑緣;尾端呈黑色。以前文獻記載尚有沙帶魚(/Lepturacanthus
savala/)產於台灣灘,惜一直未有採獲標本,其與白帶魚之差異在於臀鰭第I棘發達,超過眼徑之半。另有一種短帶魚(/Trichiurus
brevis/)目前僅發現於中國大陸沿海及金門等海域,是否有分布於台灣海峽東側仍需再調查,其與白帶魚之差異在於肛門前背鰭數為34-35。
描述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體甚延長,側扁,呈帶狀;尾極長,向後漸變細,末端成細長鞭狀,尾柄與肛前長的比例達52%左右。頭窄長,頭背面斜直或略突起,前端尖銳,吻尖長;左右額骨分開。眼中大;虹彩白色。口大,平直;下頜長於上頜;齒發達銳利,側扁而尖,排列稀疏,上頜前端具倒鉤狀大犬齒2對;下頜倒鉤狀少於尖形齒。鱗退化;側線在胸鰭上方顯著向下彎,而後沿腹緣至尾端。背鰭起始於後頭部延伸至尾端,125-145軟條,肛門前背鰭數40-42;臀鰭完全退化,起始於背鰭第43-45軟條之下方,棘狀化,但通常埋於皮下;胸鰭短,末端可達側線上方;無尾鰭與腹鰭。體銀白色;背鰭及胸鰭淺灰色,新鮮魚體具寬黑緣,較大型者不顯著;尾端呈黑色。與白帶魚/Trichiurus
lepturus/極為相似,分辨方法可由尾極長,尾柄與肛前長的比例達52%左右;多種同功異構酶之比例以及大多分布於大陸棚沿岸等差異來決定,但彼此特徵差異極小而有重疊現象,因此彼此間分類地位爭議仍大。
棲地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暖溫水域中底層洄游性魚類,一般棲息於開放性之大洋水域,水深在60-100公尺間,亦常游至深遠350公尺,甚至更深之水域,產卵時則洄游至淺海水域。喜弱光,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,白天至深水層,黃昏、夜間及清晨則上游至表層。具群游性,性極貪食,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。
棲地
provided by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
暖溫水域中底層洄游性魚類,一般棲息於近泥砂或泥質之大陸棚沿岸水域,水深在20-50公尺間,亦常游至深遠150公尺,甚至更深之水域,產卵時則洄游至淺海水域。喜弱光,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,白天至深水層,黃昏、夜間及清晨則上游至表層。具群游性,性極貪食,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。